top of page

全國環境會議:動物保護入憲納共識



由13個環境、動保等領域的公民團體聯合主辦第17屆2020「全國NGOs環境會議」,因疫情影響,從地球日前夕延至5月15日(台灣環境日6月5日前夕)下午兩點假台大校友會館3B會議室舉辦。由於疫情,不開放民眾報名,採線上直播方式。結論將於台灣環境日前夕循慣例遞交給蔡英文總統。


本屆合辦單位有: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台灣⽔資源保育聯盟、台灣再⽣能源推動聯盟、台灣動物保護⾏政監督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桃園在地聯盟、荒野保護協會、環境資訊協會、關懷⽣命協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台灣蠻野⼼⾜⽣態協會、中華⿃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等 13 個團體。2021年度由荒野保護協會擔任主要籌單位。




圖文:四個政黨立委出席力挺環境保護


[政黨立委代表針對重要環境政策說明]


四個政黨立委代表陳椒華(時代力量)、洪申翰(民進黨)、蔣萬安(國民黨)、蔡壁如(民眾黨)與陳曼麗(前立委)出席致意。


民眾黨蔡壁如委員表達對與會環保人士的感佩,強調自己在生活上是笑稱是BMW一族,因為他都騎腳踏車,做捷運和公車。近期會優先推動環境信託修法,關注能源政策,推動綠能轉型,來搭配經濟轉型。尤其是因應疫情的衝擊,我們更要好好坐下來討論,在後疫情的年代,能促使產業往對環境友善的方向發展。


時力陳椒華立委談到進入立法院,除了長期關注水資源議題外,希望能有效推動環境資源部,以及其他環境保護的政策。此外,陳委員也在現場邀請蔡璧如委員及洪申翰委員,針對紓困政策,或重大環境開發事件,如社子島的開發,都能召開行政聽証會,並列入既有的法規程序裡。


國民黨蔣萬安委員提到從擔任立委開始,都投注在立院的衛環委員會,關注環境保護相關議題及政策。蔣委員提到溫管法中有規範各項目標的進度,但今年詢問環保署是否能達成目標,得到"幾乎不可能達成"的回覆。為此,蔣委員提到他不斷的要求政府應該將溫管法的各項目標,以及配套的政策及執行的成果,定期公佈在網路上,供大眾檢視。很高興看到環保署開始配合,但還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


民進黨洪申翰委員提到今年最關鍵的議題是氣候變遷,民進黨在能源轉型上是有具體的成果,包含非核家園,綠能的推動,但在溫室氣體減量的努力上是不夠的。所以,我不斷的在和政院各部會及黨團內部溝通,接下來會針對溫管法的修法,以及第二階段溫室氣體減量的管制計畫努力。此外,因應疫情紓困第二階段的前瞻振興方案,他希望能夠將綠色產業,綠能,包含勞工職訓等都要納入對環境友善的內容。尤其是對於用電大戶分擔綠能發展及能源轉型的責任與要求。洪委員強調我們更需要一套完善的氣候轉型的法案,來回應氣候危機及整體政經社會的轉變。


前立委陳曼麗女士談到環境問題不斷的冒出來,關心環境的公民也越來越多。我們更需要跨世代,跨領域的合作,才能妥善面對日益複雜的環境衝突。




[NGOs環境會議議題監督進度說明]


召集團體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本屆籌備過程真是一波三折,原本因為疫情可能取消,但政府防疫超前部署讓台灣最終守住,還成為全球模範生,期待政府在環境保護上也能領先全球。每次環境會議開完,就要拜會總統遞交建言,過往有時難有進展,但從去年起,建⾔有突破進展。總統指⽰環保署⼀季追蹤⼀次。去年建⾔已於2019年9⽉9⽇、2020年1⽉31⽇與3⽉20⽇進⾏三次溝通會議。⽽2019年31項建⾔與重⼤議題,9項環團同意解除列管,22項繼續列管。


隨著議題被有效列管,跟公部門對話就必須回歸專業與談判技巧,環團需要花更多時間準備議題。因此,今年就將以往大會討論議程,分散於前一兩個月前舉辦「議題會議」,跟關心此議題夥伴進行深度對話,然後大會只進行「議題會議」結論報告。


今年大會前夕分別在桃園與高雄舉辦北區、南區會議。議題會議部分也舉辦「設置動保警察政策座談會」、「環境與動保政策之公民參與機制之檢討焦點座談」、「環境保護與蔬食政策座談」、「公益信託稅賦與民間保護區發展工作坊」、「綠能教育之落實與加強再生能源」、「公民與公益電廠推動再生能源」、「環境優先法案與國會之遊說與對話」、「推動環資部」。另外,「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獨立於 4 月 22日舉辦。共計有 12 場舉辦,累計 156 ⼈次產官學參與。


[本屆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主建言]


本屆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主張豐年醫師認為我們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需要從上位政策上去訂出環境涵容量,也就是可開發的量,包含國土使用、能源、產業發展等,訂出一個總量來限制度度的開發。徐世榮教授對於能夠獲得環保團體的肯定,其價值遠超過政府,學校或企業...等所頒給的任何獎項。


此外,徐教授提到雖然任教在地政系所,但是,多年來對於台灣的土地利用方式,一直感到困惑。尤其是政府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經常是自行決定了要做什麼開發,然後就開始要求各項土地利用配合改變,包含強制徵收民地,枉顧原本的土地規劃及各項法規。徐教授認為應當要從源頭,尤其是政府在提出興辦計畫之初,就要誠實面對土地分區及原本的規劃,而不是任意變更。


遠在台東的方儉,透過遠端連線,跟與會者談到關心環保的人大多都是呆子,自嘲被認証為終身環保呆子,但,與有榮焉,樂於就這麼做一個環保呆子。為此,特別前往台東,展開新計畫努力呼吸,企圖找到上百位生產者,直接供應好的,健康的農漁產品等,希望能達到產業,環境及健康三贏。


會中也會發表「大會宣言—環境危機立刻行動」內容提到:今年為世界地球⽇五⼗週年,這五⼗年來科技快速進展,⼈類解決了部分的環境問題,但也創造了更多的環境問題。我們減少了臭氧層的破壞,但是卻增加⼤量溫室氣體排放;我們改善河川⽔質,但是來⾃陸地的垃圾與污染⼤量流⼊⼤海;已經少⾒宰殺保育類動物,但是瀕危物種的名單越來越多、族群數越來越少;環境團體誠摯盼望,國⼈應有遠⾒看⾒環境危機,⽽⾮每次遇到災難之後,短暫出現反省⽽後忘卻,⼀再重複同樣的錯誤。值此世界地球⽇五⼗周年,也適逢蔡英⽂總統連任,環境團體肯定蔡英⽂總統在能源轉型⼯作上的努⼒。環境團體期待,蔡英⽂總統在下⼀屆任期,跳脫⽼舊經濟發展思維,以永續發展指標為參考,為台灣社會轉型奠基。


[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


大會也邀請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周桂田教授主講:「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周教授從:一、全球氣候災難。二、東亞高碳社會。三、臺灣面臨系統性風險:褐色經濟 package。四、永續或褐色 S 曲線。五、臺灣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分析。六、氣候經濟新典範。七、臺灣產業界準備好了嗎?八、臺灣社會準備好了嗎?九、政府準備好了嗎?十、政府治理變革。十、什麼是全球與臺灣未來願景?十二、艱困的社會工程:氣候與能源轉型等 12 面向分別切入。


周教授談到整個國際社會不只是重視氣候變遷,而是逐步在落實減排的政策,包含落實到產業生產,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上。但是,台灣至今還抱著觀望和輕忽的態度,不願改變既有的產業生產高排碳,俗稱褐色經濟的模式。很快的,會面臨到國際貿易的困境,進一步反挫到台灣的經濟。尤其是在能源轉型的政策上,同時涵蓋了發電排碳,以及新的能源產業的發展。前者直接影響碳排的增減,後者帶領台灣邁入新的產業發展,將會是很重要的指標。


[2020十大環境議題]


蠻野心足協會楊士慧代表主辦單位公布「2020 十大台灣環境議題」,內容分別是:一、政府組織再造,成立環資部、經濟能源部。二、野溪整治等公共工程過度水泥化等問題。三、用財稅工具減少二氧化碳。四、動物保護入憲。五、瀕危物種復育問題。六、國土計畫大量解編農地與山坡地。七、農地違章工廠管理問題。八、環境信託制度推動困難。九、公民綠能電廠與用電大戶使用再生能源。十、廢棄物無法妥善管理汙染農田。





[2020NGOs環境會議重點議題報告]


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王唯治代表針對動保警察法化,來補足現有警力不足,造成現有警力負擔,而且難以兼顧。動保入憲則是避免再次發生疫情的最佳策略。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針對能源議題提出三大訴求,成立行政院能源轉型促進會,落實綠能教育,加強推動公民與公益電廠等。


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針對觀塘三接藻礁開發案再次提出呼龥,尤其是針對新成立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希望能針對即將破壞3百公頃的開發案負起責任,並希望立即啟動文資保護審議,來守住珍貴的藻礁。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粘麗玉代表,針對全台各地水質水量保護區所充斥的各項污染,廢棄物的各項案例及現況提出呼龥,要求政府依法盡快落實水源區保護措施。高雄代表特別針對高雄長期肩負重工業污染的處境,以及缺水,未顧及民意的遷村,填海造陸所填埋的是高污染物的狀況...等,拜託各界關注及協助。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代表王定心針對推動民間保護區運動提出團體討論後的共識,包含制定友善的法規制度來促進民間保護區的設立,尤其是修訂公益信託相關稅制,鼓勵專業的公民團體直接擔任受託者,不應針對民眾支持環境保護的捐款課徵高達20%的稅額,變相懲罰民間保護環境的行動。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針對土地徵收制度改革與公民機制建構提出訴求,包含廢除全世界台灣獨有的區段徵收制度,並在各項法規中納入公民參與的制度和程序。


公民國會監督聯盟張宏林執行長針對國會知識教育推廣,彙整民間團體優先法案,以及強化國會遊說及倡議協助,串連地方監督能量,邀請與會各團體共同合作。特別強調,民主從投票後才開始!選舉完,我們要花更多的心力持續監督,才能真正落實我們認為良善的政策。


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林韋仁主任談到和其他動保團體聯合推動動保入憲外,推動蔬食法制化,有助於減少碳排,保護環境及動物,而且對健康也有相當幫助。此外,特別呼龥拒吃魚翅,保護海洋生態。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朱增宏執行長針對動物實驗提出3R原則的訴求,符合替代(Replacement),減量(Reduction),精緻化(Refinement),認為台灣政府應針對動物科學實驗設置跨部會的3R實驗中心,兼顧動物福利及生醫藥產業的發展。


台灣牛角坡自然人文協會代表徐玉紅針對都市計畫及土地徵收問題,以及迫遷居民的規範及要求,提出修法要求,尤其是資訊公開,聽証辦理...等,有助於公民了解及參與的制度,都應盡速修去制度,避免假藉公共利益來剝削居民原本的權益。


台灣蠻野心足協會代表陳秉亨針對儘快設立環境資源部提出呼龥,並在環資部底下比照海委會組改,新設國家環境研究院,改善環評長期面對環境資料及研究不足的困域,強化保護環境工作。


荒野保護協會劉月梅理事長特別針對台灣的溪流整治問題提出訴求,要求溪流各項工程都應全數公開資訊,在工程規劃之初,即應進行生態檢核。此外,對於河濱管理,應比照公園相關法規進行管理,而非放任各類廢棄物,廢污水等任意進入河濱地帶。


台灣水資源聯盟蔡志宏理事長認為要改善台灣各項環境或社會問題,根源在於塑造更廉能的政府。尤其是藍綠政黨都在褐色經濟的思維下,難以顧及到環境正義。


反對永平國小興建地下停車場自救會代表沈痛的控訴,他們為了保護環境,卻因為前瞻計畫無需任何環評及審議,在林德福立委直接將此案送進前瞻計畫就被納入開發計畫。類似的問題及案例不只一個,為何前瞻計畫可以避開環評等程序,輕易的將多年被關注的不當開發案直接納入。

4 views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